後天見到小漢斯和他聊聊明天的上海和世界

原標題:後天見到小漢斯和他聊聊明天的上海和世界



上海種子馬拉松訪談 第二輯

7月16日



漢斯?烏爾裡希?奧佈裡斯特(小漢斯)



【小漢斯講座】

21世紀的策展:打破對知識融合的恐懼

時間:2017年7月16日(周日)10:30-12:00

講者:漢斯?烏爾裡希?奧佈裡斯特(小漢斯),上海種子聯合藝術總監,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

詳情 預約:http://t.cn/RKzG8YK

【上海種子馬拉松訪談】

時間:7月16日(周日) 13:30-18:00

采訪人:李龍雨+ 漢斯·烏爾裡希·奧佈裡斯特

受訪者及演講嘉賓:

鄧曉賢(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餘友涵(藝術傢),丁乙(藝術傢),Lorenz Helbling(香格納創始人),張海濛(麥肯錫全球董事),杜韻(作曲傢),葉曉薇(《周末畫報》編輯總監),張涵露(策展人),aaajiao(藝術傢),胡為一(藝術傢),李然(藝術傢),關小(藝術傢),尉洪磊(藝術傢),Leanne Dmyterko(古斯塔夫·梅茨戈爾工作室負責人 ),王青(建築師),王懿泉(藝術傢,作者)

詳情 預約:http://t.cn/RoCI7Pc

地點: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3樓中庭

語言:中英文同傳(同傳耳機租用需使用身份證件)



從時間的種子長出一百年後的上海

撰文/顧靈

你想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嗎?每天睜眼醒來,便知又是新的一天。雖然日歷上排著任務和約見,雖然已經想好早飯吃什麼,雖然日常的慣例無可避免,但與未知相比,這些規劃的、已知的仍是有限的。時間累積的單位用天、周、月、年計算,生活在全球城市便捷交通網絡中的人,有時並不知道自己下一個時間單位會在哪裡、和誰在一起、過怎樣的生活。在更廣泛的歷史與社會層面,世紀、100年是一個最常用的時間單位;如果說對個人未來的規劃是一種生存所需,那麼對人類與這個世界的未來的想象則更是一種本能。這種想象體現在古往今來的無數科幻著作中,科技發展和生態變化似乎是主導未來的兩大因素,這兩點及其衍生問題是一個叫“上海種子”的長期藝術項目所探討的議題。

“上海種子”的英文是Shanghai Project,直譯應為“上海項目”。這個以上海命名的項目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項目?它是一篇既艱澀難懂、又充滿想象力的可步入的童話。以“遠景2116”為題,它志在未來。那它和上海有什麼關系?除瞭在上海發生,聯合發起人與項目總監、剛卸任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的李龍雨似乎把上海當成一個第一人稱。作為中國的金融、經濟、貿易與航運中心,上海一方面已然將自己樹立為中國大都市的標桿(而且空氣質量比北京好多瞭),一方面也不斷取得國際上超大城市的領先地位;而“上海種子”選擇上海好像是在賦予她某種影響未來世界的重要角色。不過“上海種子”雖然算個新項目但也並非從零開始,項目所邀請的研究員中有多位都來自項目的聯合藝術總監、英國蛇形畫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裡希·奧佈裡斯特與藝術傢古斯塔夫·梅茨戈爾(Gustav Metzger)聯合策劃的“滅絕馬拉松”(2014年10月18日至2014年10月19日)。顧名思義,那是一個討論滅絕的項目,包括環境退化、空氣污染、原子武器、社群與語言受到威脅、氣候變化、經濟崩潰、自然災害、屠殺、疾病以饑餓、消費主義、森林退化、能源消耗、基因工程、核廢棄物等等問題。已辭世的梅茨戈爾創造瞭所謂的“自毀藝術”,其代表性的一件裝置是緩慢滴下的每一滴水滴在接觸底部的加熱盤前一刻就會蒸發消失(《極限碰觸-電爐上的水滴》,1968/2017),像是任何一個世界末日倒計時鐘的沙漏隱喻。



新聞發佈會 (小漢斯,戴志康,張雷,李龍雨)



上海種子馬拉松訪談-李禹煥



上海種子第二章“時間的種子”開幕表演-小野洋子作品“獻給上海的鈴聲”,表演嘉賓楊福東

滅絕顯然是討論時間的一種尺度,或許比100年來得更有效;又或者,現在的100年比從前任何一個100年都要快得多,即便是對以適應能力著稱的人類而言。世界末日是一種永恒命題,個人生命總有死亡這個終點,那麼世界的未來能是永續時間嗎?還是也會面臨終點?阿西莫夫在他《永恒的終結》一書中構想瞭“永恒時間”與“現實變革”,即在時間旅行可實現之後,通過計算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及其對未來的影響來改變歷史進行“微調”,從而調整某些現實(比如延後原子彈的發明從而避免廣島事件)並保障人類的最大幸福。然而在書的最後,這種對未來與現實幾乎全權把控的穩妥機制被“變革”瞭,來自更遙遠世紀的人從導致他們出現的極小概率中回到過去並撤銷瞭“永恒時間”,因為他們發現這種把控將人類庇護於極端危機之外,但人類成長恰來自對危機的應對。從而,人類再次回到所謂的“無限時間”,也可能,我們已然身處世界末日時鐘的倒計之中。不過,就像《2001太空漫遊》中呈現的那些紀念碑一樣,人類從未放棄試圖在時間存在或不存在的盡頭留存痕跡,從未放棄想方設法追求人類社會永續。



“時間的種子”展覽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中庭現場圖,2017. 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



“未來線路”,邱黯雄及其根基研究員團隊成員李倩與楊磊。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現場圖再現圖,2017。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

台中環保簽證

“重新理解衰老”,金斯頓,2017年,原始資料,尺寸可變。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現場圖,2017。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

目前,未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預測但無法被精確計算,又或者,如果掌握瞭未來,那未來本身還具有意義嗎?我們生活在一個危機與和平並存台中廢棄物清理簽證、未來尚且未知的時代,我們還掙紮在爭權奪利的種種權力關系之中;如果我們能來到未來時間的上帝視角並被允許修正過去或當下正在犯下的錯誤,我們會做出怎樣不同的選擇呢?一個龐然、完全的上帝視角大概是不存在,但一些明智的、相對富有遠見的人或許會令我們看到一些不同的方向。“為瞭未來生存,我們必須設法重新創造人類社區,並保持個體性的差異與多元。”[1]我們首先可以判定的是,22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單靠政府是不夠的,一如“上海種子”這個項目也並非來自上海政府的資助,而主要由證大集團與遠景能源贊助。

在既有的種種行業門檻與規范限制下,如何提供一個空間、讓不論什麼職業、什麼背景的人都能參與到構想未來、同時探討當下的過程中,則是“上海種子”試圖成為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是由展覽和一系列公眾活動構成的,而展覽主體又由被稱為“根基研究員”的研究項目與其他藝術作品構成。基於研究的視覺呈現讓大部分參展項目都不能一看即懂、而需深入閱讀相關文本以瞭解來龍去脈。各個項目之間的關聯退後一步看更多是散點式的,集合起來卻未能編織出一張強有力的、發人警醒的網絡。自2015年12月舉行“你好,上海!”論壇起,去年9月發佈瞭包括藤本壯介的遠景之丘、朱傢角的奇點展覽及首期根基研究展示在內的“遠景2116”的第一章,今年4月“時間的種子”收納瞭關於以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衰老基因、人腦研究、動物滅絕與生態危機、移民、氣候變化等議題的研究與作品。



aaajiao,“身影”,紋身現場,2015年。與許聰、劉曉光、譚碩欣和范石三共同完成;醫學顧問車燁炯。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現場圖,2017。圖片由上海種子提供

李龍雨說,他希望上海種子能在視覺暴力的時代,避免做視覺上太娛樂化和簡單直白的東西,所以它是一個很難消化的項目,甚至觀眾看瞭可能會覺得很不安。但他也試圖將看起來總是危機重重的、冷冰冰的科學研究數據和浪漫積極、富有希望與情感的藝術創作相結合。這種結合的一個絕佳例子,是非常打動我的一件來自知名建築設計師、藝術傢林瓔(Maya Lin)的作品《什麼正在消失?空房間》(2009年)。這是一個環境裝置,全黑的通道讓人感覺像個地下洞穴,左右分佈著幾個發光的迷你湖泊——從下向上打光的投影。志願者會拿給觀者一塊長方形的玻璃板,觀者用雙手托著這塊其實還蠻有份量的玻璃板,看著從下面投到這塊玻璃上的影像。這些影像由成千上萬個片段拼接而成,每個片段都是一個完整的章節,章節以畫面上“什麼正在消逝?”的文字開啟,這些文字並非同時、而是交錯著出現、直至拼成完整的句子;與此同時,畫面中顯示一種正在瀕臨滅絕的生物的影像及其簡要說明;而章節的末尾以“不要讓它們消逝”作結。捧著這些影像的姿態猶如捧著影像中的生命本身,讓人動容。



《出口》,迪勒·斯科菲迪奧+蘭弗洛設計事務所,動畫投影,45 分鐘2008-2015

台中污染簽證環保簽證

《時間的種子》,由桑迪·麥克勞德導演的電影。77分鐘,紀錄片靜止圖像,2013年,由《時間的種子》制作允惠



“出口”,迪勒·斯科菲迪奧+蘭弗洛設計事務所、馬克·漢森、勞拉·庫爾幹與本·魯賓,與羅伯特·吉拉德·彼得魯斯及斯瓦特·史密斯合作。動畫投影,45分鐘,2008-2015。巴黎卡地亞藝術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展覽現場圖,攝影:呂克·柏格立。



“極限碰觸:舞動的軟管、雲母立方、電爐上的水滴、無題(彩虹/水)”,古斯塔夫·梅茨戈爾。一系列裝置與混合媒材,尺寸可變,1968年/2017年。由研究員允惠。致謝Kunsthall奧斯陸與?yvind Mellbye。



“什麼正在消逝?空房間”,林瓔。裝置現場,2009年。由什麼正在消逝?基金會允惠。圖片由馬修·尼德豪澤提供。



“時間的種子”,卡裡·福勒。由桑迪·麥克勞德導演的電影,77分鐘,紀錄片靜止圖像,2013年。由研究員允惠。

項目中另一位觸及滅絕生物話題的藝術傢珍妮弗·雅克(Jennifer Jacquet)在文章《抱歉,2116》(SORRY 2116)中寫道:“道歉的動機之一是懺悔會為個人帶來的寬慰。…另一個道歉的原因是為瞭向未來表達,至少這個社會群體中的一部分人希望歷史的軌跡是不同的,而且我們當中至少有一些人試圖采取不同的思維方式。…既然我們對現在道歉,為過去贖罪,為什麼不能為今天的罪過向未來道歉?跨越世代的致歉會存在三個主要問題。第一,我們如何與未來溝通。與生活在2116 年的人們溝通或許不會造成太大的困難,但與3116年或者更久以後的人們溝通就完全不同瞭。第二,如何具體地傳達歉意,而非其他信息。第三,如何說清楚我們感到抱歉的原因到底為何。讓我們以倒序來處理這些問題。”雅克提議以石材做成已滅絕的部分動物的大型紀念碑雕塑來向未來的人們致歉。

不過這樣的致歉與溝通似乎也同時在假設屆時人類也將滅絕,並不如此悲觀的實用主義者仍會以實際行動未雨綢繆。桑迪·麥克勞德(Sandy Mcleod)的紀錄片《時間的種子》、也即本章上海種子項目的母題來源,介紹瞭挪威政府於2008年設立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故事。來自世界各地的上萬種新作物種子被加入北極“末日種子庫”中。這個位於挪威北海岸斯瓦爾巴島上的種子庫已儲存82.5萬個品種,代表1.3萬年農業歷史。聯合國全球農作物多樣化信托基金表示,保存不同糧食作物的種子可以加速繁殖一些有能力抵禦氣候變化的作物,比如更加抗旱或抗高溫的作物。該基金會執行董事瑪麗?哈賈提出,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代表著長期、可持續、有效的全球食物供應解決方法,用以緩解日趨緊迫的全球饑餓問題。不過今年曾曝出新聞,受全球暖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導致永久凍土融化,令種子庫入口遭到水淹。當時挪威官員阿希姆表示,北極地區去年底平均溫度較正常水平高逾攝氏7度,導致部分永久凍土融化,同時引發融冰和暴雨,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幸未波及儲存種子的區域。



《14#》,劉窗。裝置現場及草圖,混合媒材(方形空間、投影儀與Flash文件),2012年



“想象地理學”,邱志傑。微噴打印,366×244厘米,2017年。由研究員允惠。



“身影”,aaajiao。紋身現場,2015年。由研究員允惠。與許聰、劉曉光、譚碩欣和范石三共同完成;醫學顧問車燁炯。



“許願樹”,小野洋子。裝置於展覽“半風”現場,2013年6月1日至9月15日。由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允惠。圖片由比亞克·厄斯泰茲提供。

這篇描繪未來的童話自然也脫不開對上海未來的想象。《上海48小時:國際遊客周末觀光指南,行星漫遊者出品,2116》出自劉宇昆之手,為讀者導覽瞭百年之後水面下的上海。他是《三體》、《北京折疊》的譯者,從小隨父母移民美國的他在修讀英美文學和法律的同時還輔修計算機,所以程序員、律師、科幻小說翻譯、寫作齊集於他一身也就一點兒也不奇怪瞭。集成在他身上的跨學科、多學科的品質也是整個上海種子項目的醒目氣質。除劉外,其他幾位根基研究員還包括人類學傢、哲學傢、社會學傢佈魯諾·拉圖爾,索菲亞·阿爾-瑪利亞、邱黯雄、奧托邦戈·恩坎加等藝術傢和咨詢分析師、麥肯錫全球董事、上海區董事總經理張海濛。如果實地來到上海種子位於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的展覽現場,也許觀者不會在視覺上獲得什麼獨特的享受;在這裡呈現的是展覽策劃者與參與者的研究與思考,而其純粹的視覺隱喻非劉窗的視頻裝置《14#》莫屬。兩個相對而立的立方體空間中對應投出兩個持續放大縮小的電藍色方塊。它們相互重疊,聚焦又視角,不斷變換彼此之間視覺上的關系;盯著它看的迷幻魔力與盯著林瓔詩意而令人警醒的影像一樣讓人挪不開腳步。



“思維宮殿”, 李鼐含。虛擬現實體驗與裝置, 2017年。由研究員允惠。



“重置現代性!上海站”,佈魯諾·拉圖爾及其根基研究員團隊成員傑米·艾倫、馬丁·吉納德-特雷、克勞德·瑪卓托(òbelo)、多納托·瑞奇、瑪雅·桑博(òbelo)。大體說明圖,2017年。由òbelo(根基研究員團隊成員克勞德·瑪卓托與瑪雅·桑博)允惠。

我不敢說上海種子做到瞭開創什麼超越雙年展模式的新的系統,或具有什麼有力的實驗性,或開拓性地創造瞭什麼規則,又或者這場展覽有多好看;但它確實集合瞭一些紮實的研究與思考的聲音,而它的野心與志向無疑也是令人向往的:通過展覽、公共作品、現場活動以及文本,構建一個持續的思想平臺,將國內外的藝術傢、電影制作人、表演者、音樂傢、設計師、建築師、作傢、詩人、哲學傢、歷史學傢、科學傢、經濟學傢、地理學傢、生態心理學傢、社會學傢、人類學傢、記者、醫生、律師、工程師、電腦技術人員、博主以及上海市民聯結在一起。按照項目的精神,上海市民不應單獨列成一類,他們中也有大量具備專業或非專業知識與遠見的人;如何讓他們發聲,似乎還尚待努力。賽博·朋克的提出者威廉·吉佈森William Gibson曾在他的《神經漫遊者》一書中寫道:“未來已經到來,隻是來得有些參差不齊。”(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上海種子”官網:http://www.shanghai-project.org/

[1] 摘自侯瀚如與香港西九龍M+博物館和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合作的《珠三角藝術概念圖》(2017),31 超越自我個性邏輯

撰稿人



顧靈

顧靈,藝術作者、翻譯、編輯、策劃人,關註個體創作、機構生態與跨領域實踐。文章見刊於《燃點Randian》,《Art Review Asia》、《藝術新聞(中文版)》、《藝術界》、《藝術論壇(Art Forum)》、《藝術與設計》、《藝術世界》、《藝術當代》、《Flash Art》、《瑞象視點》、端傳媒等。譯著有《策展的挑戰:侯瀚如與小漢斯的通信》(金城出版社,2013),參與翻譯的出版物有《胡介鳴、邵志飛雙個展》畫冊(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2016),《真實,美,自由與金錢》(K11 Art,2013),《顏台中空氣污染簽證磊:我喜歡做的》(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特別發行,2012)等。受荷蘭埃因霍溫Van Abbemuseum委托,編輯《李牧:仇莊計劃》一書,英文版已於2015年9月發行。她與李博文、周詳合作的《藝術世界》雜志“長讀”特刊將於2017年12月出版發行。

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營銷發展主管及館長助理,British Council英領館文化教育處中國數字藝術主管。自2012年起任《燃點Randian》編輯。現任深圳蛇口設計互聯(由招商蛇口主辦、英國V A支持的新型文化藝術機構)傳播主管,計劃於2017年開館。



獨傢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911A0B66A6C269F8

arrow
arrow

    wdx973x0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